一台台机器正在轰鸣,全速生产;一批批毛巾流出生产线,装车外运……初春时节,在九女镇贾楼村,村民郭祥玲自主创办的“银信”纺织厂内,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成武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富民强成”这个目标,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大”字上下工夫,在“强”字上寻突破,根据每个乡镇发展实际,积极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牛皮比牛肉的价格还高,市场上很畅销。”九女镇海晨养殖场场长李海晨说,养牛成本低,易养易繁殖,一年养一头牛的成本也就1300元,利润在2000元左右,风险小、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与存栏的90头牛一样,180多只鲁西南的青山羊,和200余只小尾寒羊,全是养殖厂的特色,每年牛羊的出栏,让刚刚27岁的李海晨收入颇丰。
围绕深化强农、惠农、富农金融服务要求,该农商行加快深化实施“三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县域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围绕本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种养殖的“产业户”、生产加工的“规模户”和长期合作的“信用户”,深入农业产业链、农村基础服务等领域,细化配套政策,完善动作机制,打造服务“三农”新亮点。
对于这些产业,该农商行在创业、投资、扩展上全程跟踪服务。紧盯客户需求和同业先进,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改革创新,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有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支农服务品牌。
为积极适应县域市场,成武农商银行着力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产品和机制,加大技术指导和营销支持力度,在信贷差异化授信、产品应用、渠道建设、计划配置、专项费用等各个方面做好上下对接、跟踪推动、动态监测、定期分析、专题推进、督导评价等工作,及时解决各项业务在服务县域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该农商行以增户扩面、提高客户满足度为工作主线,不断完善阳光信贷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透明度,让广大农户享受阳光下的优质信贷服务、互惠互利的支农绿色通道。以不断延伸的服务网络、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不断强化的金融创新,着力打造广覆盖、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网络,提升支持三农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