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金融网首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协会要闻 | 文件公告 | 监管视角 | 自律维权 | 协调服务 | 视频展播 | 金融头条 | 会员动态 | 政策法规
花乡论坛 | 银河浪花 | 金融风采 | 金融广角 | 理财技巧 | 财富故事 | 金融百科 | 风险提示 | 电子期刊 | 教育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风采 > 内容  

一位金融拓荒者的情怀


 新闻日期:2014-04-03 14:12:53  来源:省联社菏泽办事处  作者:张富贵 
 
 
导读:采访申传海老人回来,我的内心一直难以平静。作为一名信合员工,我的所思所感颇多,因为我被申传海的平凡事迹所打动。申传海从事信贷员岗位20多年,与当地百姓唇齿相依,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在农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111111111111.jpg

图为申传海老人(右)接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吕伟俊教授专访。 

 

    阳春三月的鲁西南,沃野平畴,青葱一片。我们驱车来到伯乐故里--山东成武县,探访一位耄耋老人。他叫申传海,是一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老农金”。
    今年84岁的申传海,膀大身宽,虽前些年患过脑溢血,说话时略显迟钝,但思路清晰。如今,他住在县城的儿子家颐养天年。当我们的话题谈到农村信用社,老人顿时来了精神。
   一天多的采访,我们与申传海老人交流,和乡亲们座谈,寻访农村信用社几十年来艰苦创业的沧桑历程,聆听这位“老农金”峥嵘岁月里服务“三农”的故事。 

    
条件越艰苦越能锻炼人
    申传海1959年春天参加工作,直到1980年退休,一直担任成武县大田集信用社信贷员。他所服务的业务片6个大队、7000余户、20000多名群众。当时,申传海连个自行车也没有,到信用社交账,在服务辖区开展业务,全靠步行。一张破旧的桌子,一把老式算盘、一支笔、一个印台、一本账簿,这些几乎就是他办公的全部。  
    申传海整天提着一个粗布缝制的手提包,走村串户开展业务,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在信用社的马灯下,在生产队拉土肥的马车旁,在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为了方便群众,申传海有时候蹲在地上,掏出凭证,手提包放在膝盖上现场办业务。他说:“那个年代在信用社工作,条件虽然艰苦,却很能锻炼人,信用社与农民亲如兄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人对信用社的工作还不太了解,开展业务很不容易。农民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只有养头猪、养几只羊和闯关东的“能人”年底才会有些收入。由于过惯了穷苦日子,手里有点余钱也不敢存起来,觉得没有把现金藏在家里放心。为此,申传海没少跑了腿、磨了嘴,也没少动了脑筋。谁家喂几头猪、养几只羊,大约什么时候出栏,他都会打听清楚,记在本子上,然后经常去农户家看看,谁家卖猪、羊有了收入,就及时动员存款。
    申传海老人的儿子申清云说:“父亲心里时刻装着信用社的工作,好像永远不知道劳累。为了吸收几块钱存款,有时要费很多周折。”有一次,申传海出去收贷款,忙了一上午才回家,刚端起饭碗,外面就下起大雨。这时,申传海听老伴说村里有户农民刚卖了一头猪。他饭也不吃了,放下碗筷,披上一块油布就往外跑。到了这个农户家,开始人家不想存,老申就劝他:“你家孩子长大了,该娶媳妇了,还是存起来吧,到时候打总拿出来娶儿媳妇用,要是钱不够,我再帮你贷点款。”一席话,说的那户村民开心的笑了,痛痛快快的把钱交到老申手里。
    有些农户家里放着钱不愿意存,申传海就一遍又一遍登门做思想工作,给客户讲解存款的好处,告诉群众把现金放在家里容易被鼠咬、发霉或者有被盗的危险。依靠自己努力实在说不通的农户,申传海也不气馁,而是再托熟人去做工作。那时候有些人对他的执着不理解,甚至说些风凉话。马寺大队的马德炉就当面说他:“你整天这个大队那个大队跑,忙的脚不沾地,一年能挣几个大洋?”对此,申传海只是笑笑,并不往心里去。虽然每月只领8块钱工资,但他心中有个信念,他坚信农村信用社只要为一方百姓真诚服务,发展前景就会越来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申传海朴实的为人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看着乡亲们受苦受穷心里难受
    申传海从事信贷员岗位达20多年,当地农民还没有脱贫,乡亲们还很贫穷。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前,农民申请贷款主要用于给孩子娶媳妇、看病或者建房子,有的申请贷款5元、10元,多的也不过20元、30元。
    申楼村农民申学传,三个儿子都到了成家的年龄,由于家里穷盖不起房子,眼看就要打光棍,一家人整天愁得唉声叹气。申传海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申学传不要泄气,一边帮他办理贷款建房子,后来三个儿子全都成家立业。
    1985年,申楼村学生申方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医学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眼看快开学了还没筹到学费。申方群心里非常难过,坐在村头大树底下抹眼泪。这一幕,恰巧被申传海看到。问明情况后,已经退休好几年的申传海直奔田集信用社,向信用社领导介绍了申方群的情况。很快,信用社为申方群办理200元贷款,帮助他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大学校门。如今,申方群已是成武县人民医院急诊室主任医师。提起申传海近30年前帮他贷款上大学的往事,申方群依旧十分感激。
    吃大锅饭的年代,生产队可以申请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农机具和大牲畜。1965年秋天,马寺大队第二生产队买铁锨、叉子等农具缺钱,村干部马德金找到申传海申请贷款。他经过认真考察,贷给该生产队80块钱,用上新农具的社员兴奋不已,劳动干劲更足了。
    贷款帮助马寺大队第二生产队购买了农具,申传海又看到一个让他揪心的场景。由于大牲畜少,生产队担心误了农时,就在犁、耙上拴些绳子,安排壮劳力拉着耕地,村民拉犁耙时弓着腰、伸着脖子,肩膀被绳子勒出又红又深的印子。看到群众拉犁、耙这么苦,申传海心疼得想掉泪。随后又为该村办理贷款买了几匹骡子。村民不用像牛马一样拉犁子拉耙了,禁不住欢呼雀跃。有些社员激动得编出顺口溜:“不信鬼,不信神,信用社是咱的贴心人!”“共产党最好,毛主席最亲,信用社跟咱心连心!”
    孙楼大队种了100多亩烟叶,眼看就该掰叶子了上炕了,队里却拿不出钱建烟炕,干部群众急的团团转。申传海听说这个情况,主动与大队干部孙方印结合,办理300元贷款,帮助他们买来木料、火砖等材料,顺利建起了烟炕。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申传海多次被评为优秀信贷员。他告诉我们,那时候工作干的好,年终上级发奖状,把奖状贴到堂屋里,全家人都感到光荣。有时候也发点奖品,但大多是奖励桌子、椅子、算盘等办公用品。
       

清清白白办贷款心里才踏实
    从事信贷工作20多年,申传海始终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因为他热爱信用社事业。他经手发放的贷款,每年都能收清,从来没给信用社造成过损失。
    熟悉申传海的人都知道,他发放贷款无论金额大小,执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都很认真,丁是丁卯是卯,只讲原则,不讲情面。贷款能不能放,首先要看是否符合信贷政策和信用社的规定。符合的,不为难任何人;不符合的,天王老子发话也不办。申传海认准一个理:信用社的资金都是农民兄弟的血汗钱,如果放贷款不负责任,不仅会让别人戳脊梁骨,而且自己良心上也过意不去。   
    1979年春天,申传海的一个亲戚想贷款跟别人合伙做生意,申传海告诉他:“你所在的村不是我的服务辖区,跨片贷款不能放。”亲戚说:“跨片不跨片还不是你说了算?”接下来,申传海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软缠硬磨10多天,申传海最后还是没发放这笔贷款。
    申传海退休以后,乡亲们存款、贷款还经常到家里去找他。对于群众多年来的信任和依赖,他打心眼里高兴。只要有求于他,申传海从不推脱。有人说,老申吃苦耐劳,心胸坦荡,心里想的是支农责任,装的是信合事业,有赖于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农民兄弟的那份感情。然而,申传海却认为自己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只是尽了一名信贷员应尽的义务。
    如今,申传海虽然已经告别工作岗位很多年,但他依然时刻关注信用社的发展。当我们告诉他成武县农村信用社就要改制农商行时,申传海开心的笑了。他激动地说:“信用社发展到今天,做梦也不敢想。”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申传海用一位普通信合人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申传海已退休30多年,如今在其服务过的辖区提起他,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不仅竖起大拇指夸奖,而且还记得申传海服务一方百姓的陈年故事,言语间流露出由衷的赞叹。
 

采访手记
    采访申传海老人回来,我的内心一直难以平静。作为一名信合员工,我的所思所感颇多,因为我被申传海的平凡事迹所打动。申传海从事信贷员岗位20多年,与当地百姓唇齿相依,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在农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座丰碑犹如一颗璀璨的信合明珠,镶嵌在老百姓的心中。“这些年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只是尽了一名信贷员应尽的义务”。申传海的这句话,虽热朴实无华,却一直在我耳畔回荡。
    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心爱的信合事业,把满腔热情化作春风甘霖,滋润着一方百姓的心田,让我们领略了一位金融拓荒者的时代风采。
    农村信用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60多年风雨沧桑。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几十年的波澜壮阔,无数像申传海一样的信合前辈为了实现农信梦想,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信合之歌。
   他不计个人得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认真践行着为“三农”服务的诺言。秉承着一颗真诚为民的热情,架起农村信用社与农民沟通的桥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飘然而逝,昔日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老农金申传海已经步入晚年。在他的心目中,农村信用社是农民永远的朋友,因为农村信用社的根基在农村。

 
 
 
    点击·排行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圆满结束
协会对优质文明服务月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查
协会开展银行业优质文明服务月调研活动
协会召开全市银行业信息宣传暨首届摄影大奖
协会组织召开优质文明服务月活动启动会
菏泽首届“中国银行杯”摄影比赛评选结果揭
菏泽银行业第一届“中国银行杯”摄影大奖赛
2015年上半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开
协会组织召开大型客户债权人联席会主席行座
菏泽市银行业协会用微信公众平台推介金融知
    热门·图文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
协会对优质文明服务月
郓城农商银行:积极开
    最新·发布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圆满结束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
5月30日—31日, 2015年上半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在菏泽学院顺利举行,此次考试共有《银...
· 菏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圆满结束
· 协会对优质文明服务月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
· 协会开展银行业优质文明服务月调研活动
· 协会召开全市银行业信息宣传暨首届摄影大
· 协会组织召开优质文明服务月活动启动会
· 菏泽首届“中国银行杯”摄影比赛评选结果
    投票·调查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加盟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菏泽市中华东路436号 邮编:274000
电话:0530-5969316 5105688  邮箱:hzjrw888@163.com
主管:菏泽银监分局  主办:菏泽市银行业协会
CopyRight(C)2008-2015 版权所有:菏泽金融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鲁ICP备1401099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