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经济日报》在金融版, 刊载的《银行卡屡被盗刷折射银行安全管理漏洞---银行卡安保亟需“打补丁”》一文,详细剖析了当前银行对ATM风险管理工作跟不上趟,造成客户银行卡信息被复制,资金被盗刷风险的事实。ATM机设备安装数量增加了,但安保措施在管理、技术方面没有跟进,致使犯罪分子利用在ATM机上安装读卡器、针孔摄影机等更现代化的危害设施,损害客户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并没迅速采取有效的,更现代化的防护措施。
笔者认为,银行在确保对ATM场面监控无死角,做好增强客户防银行卡信息、密码被复制、窃取宣传工作的同时,要走物防和人防相结合的路子。更重要的是从自身服务和站在客户利益的高度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派ATM机安全流动值守。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布设ATM机的主管银行,对辖区安装的ATM,采取划片、分机双人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制,主要观察ATM机的外部环境、插卡口、出钞口等关键部位,查看清理是否存在可疑装置或异物,及时清理和排除风险隐患。不间断巡查,可给犯罪分子造成心理压力,彻底改变ATM柜员机服务自助,安保工作只凭监控录像的局面,监控录像、人员巡查同时进行的管理模式,打消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客户要增强银行卡使用的安全意识。在使用ATM办理业务时,要重点关注插卡口有无异样,密码键盘上方是否有异常覆盖物和微型摄像装置,周围是否有可疑迹象。
三是对于ATM设备使用配套设施的技能升级。各银行要积极学习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的做法,在监控中心安装智能分析接警平台软件,接收前端智能分析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银行要尽快与ATM生产厂家达成一致,在ATM体内关键位置增设摄像头,对除正常密码输入外、安装读卡器等异常操作的行为,进行智能分辨,给予监控中心报警,机器并终止业务服务。同时要求客户,在ATM机办理业务时,要求免冠、面部无遮拦的正面清晰画面,以便于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详细的资料。否则,智能系统给予报警,便于排除安全隐患。
四是严格监控设施安装的检查和验收。银行上级主管和公安部门,要严格对自助设备所用监控设备安装的检查和验收,严防监控设备以次充好,产品质量不达标等腐败问题的发生,确保安全设施物有所值,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 |